第119章 三年窗口期-《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3)页

    虽说名义上这种禁运是针对印巴双方的,但印度军队本来也不依赖西方提供装备,所以这实际上就是赤裸裸地拉偏架。

    于是从60年代开始,巴方逐渐引入华夏和法国制造的装备,用以抵消风险。

    不过从定位上讲,美制装备仍然属于主力,而其它装备只能算是“备胎”。

    直到冷战结束后,由于失去了在中亚地区对抗苏东阵营的需求,****的地位直接一落千丈。

    在90年代初,美国直接中断了第二和第三期和平门计划中总计71架F16战斗机的交付工作,扣押了已经生产的28架,并且没有退还巴方已经支付的6.85亿美元货款。

    这让巴军方中早已经有所不满的一部分势力最终下定决心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而那位拉蒂夫将军显然就是这一派的成员之一。

    实际上,沙希德·拉蒂夫正是未来两国战斗机联合研制项目中巴方的负责人。

    但作为一个本质上是部落联盟的散装国家,这种想法很难达成共识。

    尤其谢里夫和布托两大家族可以从国际援助中捞取巨量好处,不可能愿意这么做。

    更麻烦的是,巴国内的情报机构三军情报局,完全是由CIA一手组织和训练出来的。

    他们只在名义上服从伊斯兰堡的领导,实际上则是属于CIA情报网络的一部分。

    拉蒂夫的奇怪举动,很可能也是为了躲开代表团中来自三军情报局的线人。

    在原来的时间线上,由于种种原因,巴国直到2010年代才逐渐摆脱来自西方的控制。

    但其国内仍然存在猖獗的分裂主义势力在干扰其与东方大国的合作。

    不过常浩南知道,情况其实并不是无法挽回的。

    两年之后的1998年,佩尔韦兹将军会提刀上洛,赶走两大家族,成为巴国的实际控制者。

    关于这位传奇人物的立场倾向,只需要知道他被正式称为“华夏人民的老朋友”就够了。

    从1998年到2001年911事件的三年时间,是一个两国关系发展的短暂时间窗口。

    当然,前世的华夏因为国力问题并没能抓住这个机会,导致2001年之后,佩尔韦兹受到重返中东的美国压力,被迫改变了国家政策的走向。

    不过现在,情况毕竟不一样了。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