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普适性积冰生长模型-《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3)页

    往往只能在冰害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时候,再派出大量人力去检查和维修。

    不仅效率很低,也非常艰苦和危险。

    而如果常浩南的野心真能实现,那无论在设计过程还是使用过程中,就都能够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地做出提前预防。

    对于一个气象学家来说,简直是做梦都想要的东西。

    “没错。”常浩南点了点头:

    “当然,最开始可以不用这么激进,先处理好我国范围内的几个典型场景就好。”

    “不过这里面的环境因素相当复杂,比如来流速度、液滴直径、来流水含量、环境温度等等,我对这方面的了解不多,需要由林教授您来负责研究和确定。”

    刚才开挂的时候,他用几种不同的表述方法分别尝试了几次,发现如果所有的开发过程都由自己来完成,那要用的科研点数实在太多,所以最后还是选择只让系统指导自己完成其中最有挑战性和开创性的部分。

    “没问题,这也正好是我所擅长的部分。”

    林国范已经露出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另外,全国范围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很多地方都要实地考察,我可以先把秦岭地区秋冬季的环境因子确定下来,保障你们的定型工作不出问题。”

    182厂所处的南郑就位于秦岭地区,并且秋冬季也是机翼结冰最高发的时段。

    “呃……那再好不过了。”

    刚刚常浩南说到兴头上过于放飞自我,差点忘了给运8F和运8J定型的事情已经要火烧眉毛。

    也亏了林国范还记着182厂这边的需求。

    “至于祝教授……”

    祝兰是一个并不在计划之内的外援,所以常浩南思考了一下才继续说道:

    “除了膨胀或者加热这种主动除冰手段之外,让物体表面更不容易结冰也很重要,所以我想测试一下,具有不同表面结构和粗糙度的材料,在防冰能力上具体有什么区别。”

    “没问题,正好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固体表面柱状和半球状微结构对液体浸润性的影响,一些思路和结果完全可以运过来。”

    “很好。”常浩南站起身来,同时做了个深呼吸:

    “那我们就马上开始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