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君不见美国和欧洲的航空公司也会购买对方生产的型号嘛(当然也有阿拉斯加航空这种头铁纯波音的航司)。 既然如此,那莫不如把其中一部分利润留在国内。 组装飞机总比做衬衫袜子要高端吧? 后世华夏甚至可以为使用英制规格的北美主机厂提供各类子系统和零部件,现在不管怎么说,好歹欧洲人用的还是公制单位呢…… 果然,在听到常浩南的解释之后,宋建和丁高恒二人的表情都放松下来不少。 “小常,关于这个大飞机产业园,你个人觉得,放在哪里更合适呢?盛京?镐京?蓉城?还是其它什么地方?” 丁高恒话锋一转,直接把聊天内容带到了产业园落地选址的部分。 常浩南果断摇了摇头: “考虑到沪飞和麦道之间合作的烂摊子都还没收拾完,为了避免让人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联想,当然也是为了避免再有某些人想要瞒天过海搞鸠占鹊巢,我个人认为,不应该把这个产业园放在这几个我们自主型号布局的核心城市。” 他这边话音刚落,宋建仿佛早就在等着这个回答,几乎是紧接着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小常同志觉得,这个航空产业园应该放在哪个城市?” 这个问题让常浩南不由得一愣。 他看了一下旁边的丁高恒,发现对方也正用十分感兴趣的眼神看向自己。 甚至还火上浇油地添了一句: “作为整个计划的提出者,小常同志你的意见也是很重要的嘛。” 直接把常浩南给整不会了。 首先,他确实没考虑过项目落地位置的问题,因为就技术层面而言,这并不重要,哪怕放在通辽都可以。 其次,他更没想过面前两位会问自己这个问题。 因为如果仔细想想的话,在非技术的层面上,这个答案可能会造成的影响就太大了。 这可是航空产业。 哪怕眼下刚起步的阶段,只能做一些非核心的,甚至边角料的业务,但那也是航空产业。 90年代这会,就连日化、纺织、电子厂这些企业,都是招商引资的香饽饽。 很多经营状况尚可,实际上还能维持下去的国企,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当做交易筹码送了出去。 各地甚至还要再协议中专门保障这些投资者的回报率,如果不达标就要用财政补齐。 而现在,一个大飞机产业园摆在眼前。 这玩意能带来多少就业、拉动多少经济、吸引多少人才,这些人才又会促进多少消费…… 常浩南不知道,但必定很多。 多到他不敢就这样随随便便说出几个城市的名字。 虽说最终决策权肯定还落不到他这,甚至也落不到丁高恒和宋建这。 但刚刚那句话几乎已经明示了,他的意见会被捅到上面。 现在已经不是搞两弹一星的那个年代了。 就算常浩南想要学习前辈们隐姓埋名,也是做不到的。 别的不说,他在学校以外获得的所有荣誉就都被挂在新舟60项目下面。 主要是一开始的时候谁也没寻思过这么一个双发螺旋桨支线小飞机能牵扯出这么多后续,所以常浩南自己也好、杜义山也好、丁高恒也好,都是拿新舟60当成实际工作的挡箭牌来着。 所以这个事情,迟早得被人,至少被一部分人知道。 而“上达天听”四个字的分量,自然不必多提。 …… “组织这是在考验我啊……” 常浩南看着面前笑得灿烂的两个老狐狸内心想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