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作为专业人员,他的团队只用了大概一星期时间就基本看完了总体设计方案,并发现华夏提供的设计跟自己老方案之间有着相当巨大的区别。 “原来是通过这里的设计实现两种不同性能发动机之间的兼容……” “还有到尾桨的传动这部分,功率分流合理了不少,传动损失恐怕还能低个5%……” “这么狭窄的优化区间,竟然真能让他们找到最佳设计点?” “看来华夏那边在多目标优化领域的人才储备很丰富啊……” “……” 当然,就像一个人刚刚看到一道复杂习题的答案一样,虽然是能看懂,但要真正理解以至于融会贯通为自己所用,还需要一定时间,乃至旁人的引导才行。 “王先生,我看这个设计方案里面,有一些性能标定比较奇怪的零部件……” 在最初的震惊过后,皮埃尔很快发现了几处让强迫症比较难受的部分。 不仅是精神暴击的问题,而且大量此前没有用过的零部件标号,意味着他们在进入量产之前可能要重新寻求一批供应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你们计划选用的那两种发动机性能特征差别很大,能找到现在这样的优化点都已经非常困难了,尤其是您刚刚提到的主减速器的轴承组这部分,稍微偏差一点,都留不出足够的安全余量了。” 王希博的回答毫无破绽,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 “好吧,那就只好让市场部那边再去跟供应商对接一下了……” 听到王希博这么说,皮埃尔也只能认了。 能解决,总比不能解决要好。 实在不行,甚至可以考虑找轴承企业专门定制一批产品。 只是那样的话,供货周期恐怕就要非常长了。 然而,实际情况似乎比皮埃尔想象中顺利很多。 就在他把任务布置给市场部之后的当天晚上,就接到了对方打回来的电话: “皮埃尔,你要求跟供应商对接的那几种新零部件,我们……找到了现货。” “现货?” 有那么一瞬间,皮埃尔觉得自己或许是上天眷顾,连声音都有了几分颤抖: “参数指标都符合要求么?这次标准可是卡得很严,不能有一点差错。” “完全符合要求。” 电话那边的人回答道: “而且……如果不是中间只隔了几个小时的功夫,我甚至都以为这个轴承是专门找人去定制过的,跟你下午发来的要求完全一致。” “所以,是哪家公司能马上提供产品?” “NSK集团,一家日本企业。” 皮埃尔稍微沉默了几秒。 他也觉得,好像有点太巧了。 但哪怕穷尽毕生想象力,也实在想不出有巧合以外的任何可能,只好重新把听筒贴到耳边: “跟他们联系一下吧,要尽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