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话才刚说出口,第三组负责材料保障的同志就用十分不和善的眼神看了过去,直接把他给弄没声了。 闹呢,要是谁能实现室温超导,那直接等着拿诺奖就完事了。 显然不现实。 一时间,会议室里又安静了下来。 “损耗低、带宽大、辐射小、分辨率高……” 常浩南在面前的笔记本上列出了对整个数据信号处理过程的一系列要求。 然后,突然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 一种全新的可能。 “如果我们把信号调制到光上面呢?” 常浩南的一句话突然打破了沉默。 不过,即便对于在座的一众专家来说,这个说法也着实有点别扭,因此竟然没有人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所以他又更进一步地解释了一下: “我的意思是说,在整个系统中采用光电子信号,而不是电信号?” 在他第二次开口前的一瞬间,常浩南突然有一种直觉。 于是他在说话的同时,把整体思路丢给系统验证了一下。 尽管由于这个思路并不完善,导致需要一个极其逆天的科研点数才能够进行完善。 但这毫无疑问地说明…… 思路可行! 这让常浩南顿时信心拉满,当即继续道: “光载波频率非常高,所以信号带宽相对载波频率属窄带范畴,线路的传输特性先天更加稳定,而且利用光纤来传输信号的损耗率相比传统的同轴电缆或者波导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更是从根子上就没有电磁辐射的问题,甚至连电磁屏蔽层都可以省掉……” 实际上,他的这个灵感也是来自于老本行—— 从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开始,一些技术比较激进的飞机型号,开始将电传飞控进一步升级为光传飞控。 二者在原理和设计上相似,但利用光纤代替了传统的电缆,在飞机减重和信号反馈效率方面有更高的潜力。 此前,常浩南甚至考虑过能否让华夏的飞机设计跳过电传,直接进入光传时代。 只不过仔细斟酌下来,飞机上毕竟还是有大量像是雷达这样依赖电磁辐射的信号源,所以全面转向光电子控制的话,需要多出一个复杂的电-光-电转换流程不说,雷达信号也可能受到光路噪声或干扰的进一步污染,从而产生新的畸变和失真。 总的来说,用在小飞机上难度太大。 至于用在大飞机上…… 技术上确实可行。 比如世界上第一种应用了光传飞控的型号就是p1反潜机。 但先不说华夏手头就没个正经的大飞机,就算是有,大型飞机对重量、体积和操纵效率均不敏感,似乎也很难发挥出光控系统的优势。 p1的光传飞控也更多是作为一个技术验证。 所以这个思路就暂时被搁置到一边了。 可是话说回来。 眼下这个激光加工设备又不依赖电磁辐射进行工作,相反其核心设备还是一套光源。 虽然高能激光束和光电子信号完全不是一回事,但至少省去了飞机上必须有的那套电-光-电转换系统。 一次就克服…… 好吧,其实没有克服。 应该是绕过了两个最大的难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