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属于妥妥可以发Nature或者Science的成果。 绝对算得上是全力支持工作了。 此外,还有不少常浩南熟悉的名字。 一直在计算所和火炬集团两头跑的徐洋为具有分布式或点测量功能的线性化水波问题开发了一种高维观测方法。 金城大学的林国范教授针对华夏南部地区的重大天气灾害形成机理提出了一项新的气象学理论…… 总之,尽管21世纪初这会,华夏学术界的总体实力还比较薄弱,但是集中全国研究机构的力量供养一份季刊,还是绰绰有余。 当然,既然是面向国际发行的刊物,上面自然不可能只有华夏学者的文章。 随着常浩南发在arXiv上的论文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也陆续有一些国外研究人员向编辑部投稿。 只不过,外国人对你一份新期刊并不会有什么特殊感情。 所以这些论文的质量倒是出乎预料的整齐—— 都是投顶刊肯定没戏,但去投一些小期刊又不太甘心,正赶上有这么个大佬站台的新平台,不如赌一把碰碰运气。 倒也符合常浩南最开始对JCAS的定位。 只是跟国内那些明显高配的投稿一比,就难免有了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感觉。 因此,当袁相垭特地赶到常浩南的办公室拜访的时候,后者正一脸纠结地比对着屏幕上来自同一所学校的两篇论文,一时间拿不定主意。 “常教授,不对,常主编,最近辛苦了。” 前者把带过来的一些礼品放到办公桌旁边,然后坐在了对面的另一张办公椅上。 常浩南抬起眼皮,确认了一下没有什么敏感的贵重物品,然后也不客气地直接收了下来—— 这段时间他的身份读作主编写作牛马,收对方点营养品补补天经地义。 实际上,袁相垭也是编辑团队中的一员。 只不过来稿中跟他擅长领域有关的论文实在太少,所以清闲得很。 “别提了,完全没想过能有这么多来稿,这几天除了睡觉吃饭,几乎一直在看论文,感觉脑子都发木了……” 常浩南说着把两篇论文全部关掉,接着将其中一篇拖入名为“第一期”的文件夹里面。 另外一篇当然也不至于拒收,但大概要等到8月份发行的第二期才能刊载了…… “其实真正的来稿比咱们看到的多十倍都不止。” 袁相垭之前就有在期刊编辑部任职的经历,所以在这方面比常浩南经验丰富得多: “那些内容太离谱的、或者纯纯是灌水的、一眼就能看出来数据有问题的……其实下面的编辑都已经给挑出去了。” “那还能剩下这么多?” 常浩南直接就惊了。 “没办法……” 袁相垭用无奈的语气回答道: “我们也没想到常教授您有这么强的号召力,确实是有点失策,早知道应该定双月刊的……而且来稿的质量也比我们之前想的高太多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