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当然,加工效果这东西,靠肉眼那是不可能看出来的。 因此在稍微欣赏了一下自己的杰作之后,常浩南还是定了定神,然后下令道: “快,样品装袋封存,去隔壁送检!” “是!” 钟世宏啪地立正,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找来密封袋,然后和另外一名技术人员一起,快步离开了试验车间。 四年前,当常浩南为涡喷14改进打孔工艺的时候,这类检测甚至需要专门乘飞机去连海才能做。 而现在,不到100米外的火炬实验室主楼,就已经有了一个功能完善的测试中心。 可谓是鸟枪换炮。 而大把砸钱的成果,也在这种关键时刻表现了出来。 甚至还没到吃午饭的时候,两个人就兴冲冲地跑了回来。 手里除了带回来的样品以外,还多了一份检测报告。 “报告常总!” 钟世宏来到常浩南面前,或许是由于奔跑而有些喘气不匀,他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之后,才翻开手中的报告: “根据对工件表面总计45个气膜孔的检测,所有气膜孔的孔洞直径、定位精度、热熔层厚度均符合生产要求,孔内表面的粗糙度,以及弯曲率相比要求略有超出,但仍然好于电火花加工之后的最优结果……” “……” “呼——” 听完这个汇报,常浩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同志们。” 他的语气中明显压抑着兴奋: “我宣布,超短脉冲激光加工器,第一轮第一次生产测试,圆满成功!” 在常浩南话音落下的一刻,欢呼声,响彻了整个车间。 尤其侯院士的团队那边,甚至有不少人热泪盈眶。 如果不是安全规定这根弦绷着,恐怕都有人要一蹦三尺高—— 第一次试生产,得不到完全符合要求的产品,属于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一方面,加工速度,包括加工的效果,肯定还是有优化区间,否则也就不用折腾什么试生产,直接商业化就完事了。 另一方面,只要定位精度和孔径这类不容易修改的参数没问题,剩下的部分,就算有些超出容许范围,也还有后续的精加工过程可以挽回。 能实现这个结果,已经算是超出在场众人的心理预期了。 接下来,只要测试按部就班地推进,那么得到一套相对较优的工艺参数,也只是时间问题。 换句话说。 涡扇10的量产,就快要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