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1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2/3)页

    顺便也当是平台测试了。

    这才把一堆价值昂贵的宝贝器材全须全尾地装上去。

    但卫星的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麻烦又紧随其后而来。

    海洋一号,需要工作在太阳同步(SSO)轨道。

    在过去,华夏一般都是在晋阳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火箭发射SSO轨道的卫星。

    但长征四号乙的SSO运载能力……只有可丁可卯的2.5吨。

    不够用。

    于是,只好又临时把计划改为在月城使用长征三号乙发射。

    超过7吨的理论SSO运力,肯定是绰绰有余了。

    不过理论归理论,长三乙在此之前并未执行过太阳轨道发射任务,所以也是个首次。

    总之,牵一发而动全身。

    能赶上的几乎全赶上了。

    经过一系列调整之后,发射时间被限定在3月最后几天的一个狭窄窗口当中。

    这样一来,常浩南本人肯定是无从亲眼见证发射过程了。

    好在从发射到入归再到进入工作,中间还需要一个周期。

    而常浩南并非卫星设计师,只是负责星载和地面两套软件系统而已。

    所以,只要等卫星第一次进入工作的时候他能在现场就好。

    也就是现在。

    “栾主任,按照计划,卫星已经在今天凌晨3时45分正式转入工作状态,很快就将传回第一批遥感照片。”

    说话的是整个海洋一号卫星项目的总设计师,张维永。

    “第一批照片……一定能通过筛选么?”

    栾文杰询问道,同时目光转向常浩南。

    由于海洋一号的拍摄内容高度敏感,无法像一般遥感卫星那样,将成像结果就近发送给世界各地的接收站,再由接收站通过地面传输手段传输至京城控制中心,因此通信窗口相对短得多。

    而根据星载的筛选算法,如果照片并未拍到地面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将不会占用宝贵的天地链路将其回传。

    “这个……还是很看运气的。”

    常浩南解释道:

    “航空母舰不比商船,除了港口和海峡以外很少走固定的航线,单独一颗海洋一号卫星,对同一处位置的重访周期哪怕最短也有3-5天,如果运气不好,那连续半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找不到目标也正常。”

    “不过,在每次回传照片之前,卫星会先发出一个询问信号,地面可以选择只接受经过卫星初步筛选的信息,也可以选择不进行筛选,全部接受。”

    之所以这么设计,一方面是进行兜底——

    万一鉴别算法出了问题,至少这颗卫星还能当成普通海洋遥感卫星来用,而不至于变成废铁。

    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这颗卫星毕竟还是要承担一部分科研任务。

    栾文杰自然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

    “所以……马上要测试的,就是不经过筛选,全部接收的状态?”

    “没错。”

    常浩南给出了肯定的回答:

    “现在卫星毕竟刚刚进入工作状态,重点还是测试它上面设备的基本功能,至于算法层面是否有效……这个可能需要再等一段时间碰碰运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