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两次重复结果都是如此,说明问题是可复现的。 不是意外干扰因素所致。 另一方面,既然能有5倍提升,就说明从原理上讲,把MRD加网络编码这个组合应用到多跳通信当中是可行的。 至于为什么只有五倍,可以回去之后再慢慢研究。 “让各号车挪位置,继续进行10公里间距的测试吧……” 他一边下令,一边把问题,以及目前猜测的几种可能随手记在了旁边的笔记本上。 旁边的吴威听到这项指示也松了口气,赶紧指挥另外三辆车进入下一个测试位置。 而常浩南,则坐在旁边,继续陷入到沉思当中。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不知道多长时间过去之后,他突然听到旁边再次响起吴威的声音: “一号车,调整天线角度,向右偏转5°30'……” 显然,此时各通信车已经抵达了预定的第二轮位置,准备进行测试前的最后调试。 “天线角度……” 有那么一瞬间,常浩南脑海中灵光一闪,仿佛抓到了什么重点。 照理来说,无线通信由于指向性相对较差,这种区区几度的天线调整,几乎不太可能对通信效果产生什么巨大影响。 之所以调整,只是为了控制变量,保证测试的严谨程度。 某种程度上算是工程师的职业本能了。 不过现在仔细一想,倒是给常浩南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常总?” 吴威刚才突然听到常浩南重复了一遍天线角度四个字,还以为是自己的操作步骤出了什么问题,赶紧用询问的眼神看向后者。 “没事,继续测试!” 常浩南顿时重新打起精神来。 他的想法,正好需要后面几次测试结果来验证。 …… 因为已经是第三次操作,所以测试团队对于整个流程也算是轻车熟路。 效率比前两次都要快上很多。 间隔10公里,对照组的速度还是刚刚那个样子。 1.5千字节/秒。 然而,实验组的情况却出现了巨大变化—— 10.3千字节/秒。 这个结果出来的时候,吴威直接双眼瞪大,整个人愣在原地。 “我c……” 国粹几乎到了嘴边,但还是强行给收回去了: “七……七倍?” 相比于五公里间距时的测试结果,这一次看似变化不大,但却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一件事—— 常浩南刚才是对的。 五倍,确实不是极限。 只不过,比较令人迷惑的一点是,距离更远之后,反而效果还变好了…… 要知道,五十四所开发的师属通信车,进行直接通信的主要距离就是5-15公里之间。 所以对于这个范围内的结果,他是也是最为关心的。 “常总,还需要再重复一遍么?” 过了好一会,吴威才从震惊当中缓过神来。 常浩南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又在心中稍微计算了一下时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