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表示实际给这个部分提供售后服务的是另外某个企业,我们斯奈克玛只是代为转交。 以后在合同里面肯定也有相关条款。 那既然斯奈克玛连维护保障都搞不定,就更不用说生产加工的事情了…… 只可能是华夏人负责的。 一时间,大家或是低头沉思,或是两眼放空,或是来回踱步…… 总之都沉默了下来。 尤其是波迪和拉普华兹。 像遄达900这样的重大型号,最终决策肯定需要由管理团队整体做出,再交给董事会签字批准。 不过他们二人作为项目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在这里面无疑拥有着很高的话语权。 当然,也意味着要负对等的责任。 “教授。” 一番纠结无果之后,波迪转身看向正在沙发上看热闹的埃立诺: “SeA650发动机,现在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我的意思是说……大概什么时候可以交付用户使用?” 后者稍稍仰起头,回忆了一下刚才在展会上的谈话内容: “如果你指的是和猎鹰8Z一起交付给航空公司的话,那应该要等到2004年初……当然这只是他们的说法。” “要让我估计……大概2005年之前吧。” 埃立诺教授按照欧洲这边的“常理”,在刘永全给出的交付时间基础上,又多让出了一些余量。 然后,或许是为了提高自己说法的可信度,又补充了一句: “毕竟他们那个航发上面新技术不少,除了这个三维异形气膜孔以外,还有个取代了传统转子轴承的永磁容错发电系统……” 另一边的拉普华兹并不是搞航发总体设计的,对于这个永磁容错发电系统并没有给出太多反应。 但是波迪却猛地停住脚步,脸上露出了跟之前埃立诺几乎一模一样的震惊表情。 不过,遄达900从一开始就没考虑过使用磁性轴承,而且无论如何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再对总体设计做出重大修改。 所以他只是张了张嘴,但最后还是没有岔开话题,而是开始默默计算起遄达900和A380的研发周期 无论如何,先把眼前最要紧的事情解决了再说。 但计算的结果,却并不是很乐观: “我本来是想着,等SeA650交付给用户之后再观察个一两年,确定没什么要命的可靠性问题之后再做决定。” 说到这里,他有些遗憾地叹了口气: “但是A380计划是在2005年内开始试飞,如果我们要赶上原型机竞争阶段的话,那无论如何时间都不够……” “能不能考虑先用目前这个技术状态的发动机去试飞,等交付量产型的时候再换……” 有人提出了新的想法。 “很难。” 波迪当即摇头: “其实技术上倒是没什么问题,但临时升级肯定要影响到客户的心理,而且考虑到中间还需要测试,也会耽误整机的交付时间,最后只会让更多人去选GP7200。” “如果在一个型号的第一批订单当中就明显吃亏,那根据过去的经验,除非等到全新一代的产品,否则很难翻身。” “……” 眼见短时间内讨论不出个结果,刚刚一直没有表过态的拉普华兹决定退而求其次: “现在,遄达900至少有了胜过竞争对手的可能性,所以不管怎么说,我认为应该先和华夏方面联系,采购一批样品件,至少先拿回来测试一下。” 在所有人当中,他作为新型气膜冷却技术的开发者,态度无疑最为积极: “如果部件级测试能够通过,后面再进行装机测试,董事会那边的阻力也会降低一些。” “这不完全是采购量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