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杭志斌一边回应一边在本子上写下最后几个字。 然后,咔哒一声收回笔尖。 “调整参数只是权宜之计。” 常浩南坐回到自己的椅子上,说道: “长远来看,我刚才说过,铬和铌是为了提高钛合金抗氧化性才被添加进去的,但就算成型过程中温度控制到完美,也会导致铝在最后成型的上表面集中,而其它部分的含量下降,反过来又会对抗氧化性产生不良影响。” “我不管英国人准备用什么样的涂层来解决这个问题,但一方面这部分资料咱们完全缺失,另一方面,就算是有涂层,基体本身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也绝不是坏事。” 杭志斌想了一会: “所以,您是想在英国人这个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改良?” 如果坐在他面前的是除了常浩南……还有曹晓春院士以外的任何其他人,他估计已经把笔摔到桌子上了—— 材料学的东西,不只是调换个元素成分或者配比就完事了。 现在他们手头连4722的工艺参数都不确定,甚至还需要通过大量实验补全剩余部分。 这种情况下就想着改进材料,几乎相当于连爬都没学会就想要跑马拉松。 完全是异想天开。 不仅达不到改进性能的目的,甚至还会因为对原始材料的理解不够,导致连别人改进前的性能都达不到。 甚至得到的大概率就是纯废品。 不过,考虑到常浩南的实际情况,杭志斌还是又咔哒一声,把笔尖给按了出来。 “正是。” 常浩南面露兴奋地一敲桌子: “我用几种稀土元素随便尝试了一下,结果无意中发现,用微量的镱和铈取代一定量的铬和铌之后,可以起到可以细化晶粒、净化基体、提高氧化膜的附着力的作用。” “除此之外,由于固溶情况不同,这两种元素,尤其是镱,还可以促进Al的选择性氧化,从而降低工业生产当中局部温度控制的难度。” 说着还从文件盒中取出了几个小时前刚刚被送过来的计算结果,交给杭志斌: “当然,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具体实验层面的东西还要你们来做,所以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至于眼下……为了还原英国人的4722,你们确实还是得啃一下激光选区熔化的工艺参数,我这边正急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