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常总,对于您说的第一类,需要时效性的数据,或许可以在通信分系统的以太网传输层采用UDP协议来实现尽量多而快地实现信息传递,至于第二类,我认为在TCP协议的基础上进行一定改进,使其能够适应有线与无线混合的网络介质即可。”
这一提议很快得到了一部分认同的反馈:
“我记得,前几年就有学者提出过,在有线和无线传输中间设置一个小的中继站,功能只是简单地在连接间双向复制分组,这样,在发送方到中继站的第一个连接上出现传输超时则使发送方放慢数据发送速度,而如果在中继站到接收方的第二个连接上出现传输超时则加速重发”
“……”
不过,也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可是UDP协议从原理上就不够可靠,真的适合用来传输军事信息么?”
“但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
一时间,整个会议室里陷入了激烈的争论当中,谁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说服另外一群人。
而常浩南却并没有马上加入其中,而是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悠哉地喝了两口水——
以他现在的位置,虽然并不是空警2000项目的负责人,但只要做出表态,那么大概率就会变成最终决定。
毕竟,郭林和梁绍修两名总师,都跟他关系匪浅。
所以,他现在逐渐倾向于做出一部分引导,但不马上发表意见。
至少给其他人充分交流的空间。
不过,还没等常浩南再次开口,刚刚一直在当小透明的郭林就站了出来:
“我倒是觉得,UDP这块不是什么问题,因为预警机也好,战斗机也好,它们作战系统的传输层和控制层都是分开的,完全可以在传输层采用UDP协议,转而在应用层采用回传校验的方式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不管怎么说,郭林才是字面意义上负责空警2000机载设备的总设计师。
因此,周围也随之安静下来。
郭林朝着常浩南的方向看了看,在确认后者并无补充内容的意思之后,才继续道:
“问题还是在TCP上面,要如何针对HF/VHF/UHF通信链路,以及卫星通信链路这些不同的网络形式优化TCP的性能。”
“刚才确实有位同志提到了一个思路,很不好意思我没注意到是谁,但估计这位应该不是我们电科集团的……”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当中带上了些许笑意;
“因为你说的那种通信方式,其实不符合TCP的语义,所以在工程层面要实现起来会非常复杂……”
会议室另外一边,有个人露出了略显尴尬的表情。
他确实是一名来自镐飞集团的工程师,并非通信领域出身,只是突然想起自己过去看到的一篇论文才选择开口表态。
结果果然闹出了点笑话。
好在这是专业领域之外的事情,倒也没人会太过在意。
由于郭林的话已经起到了给讨论收尾的作用,所以常浩南也不再继续沉默,而是重新起身回到了会议室最前面:
“其实……大家对于优化TCP协议的难度有些高估了。”
他轻轻敲了敲黑板说道:
“我们所使用的中继平台,当然不是指刚才那位同志说的有线和无线之间的中继,而是无线通信过程中的中继,未来会是卫星,而现在的测试中是平流层飞艇,这个平台已经通过了性能测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