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那是一截短管。 应该是输送滑油或是燃油的。 由于燃烧,以及随后的爆炸,导致其中间已经有些变形。 猛地一打眼,似乎和其它成百上千个同类残骸没有任何区别。 然而,如果仔细观察这根管子的断面就会发现。 它的管壁厚度,是不一致的。 换句话说,是个偏心管。 基本上,只有在某些极其特殊,或者是需要对抗自重的环境下,才会专门做出这样的设计。 航空发动机的涡轮附件,显然并不在此列。 换句话说,这几乎不可能是设计要求。 而大概率是生产时出了问题! 一瞬间,任炳达瞬间感觉年轻了十岁。 腿不疼了,腰也不酸了。 蹭地一声站起身,强忍着大脑供血不足引发的天旋地转,从旁边找来了机匣外部附件的清单和生产技术文件。 逐一对照之下,很快便找到了这根短管的所属位置—— 高、中压涡轮轴承机匣,滑油输送管路。 不出意外地,设计文件中,这里是一根壁厚为0.91mm的均匀短管。 而眼下,二人手头虽然没有精密测量工具,但哪怕仅凭肉眼也能看出,其最薄的地方连半个毫米都不可能有。 “烂怂嘞……” 看着眼前的生产技术文件,旁边的年轻人一脸感慨,连方言都飙出来了: “任总……说真的,我还是有点不太敢相信……” 这种离谱到肉眼都能看出来的质量问题,对于他这样90年代中期才参加工作的人来说,简直不可想象。 但是,就这么经过了一级供应商和罗罗本身的两道检查,被安装在了这台测试用的遄达900上面。 旁边的任炳达表面上不动声色,但微微颤抖的双手显然也暴露了其内心的震惊: “还真是滑油管啊……” 在此行之前,常浩南专门叮嘱过,要求重点关注涡轮附件,尤其是燃滑油供应系统。 他虽然依言照做,但心里总归还是犯点嘀咕的。 毕竟,外部引发断轴的可能性有成千上万,很难顺滑地推导出真实原因。 但如今铁一般的现实摆在面前,由不得他不信。 这时候,任炳达又突然想起,自己似乎在半年之前,和常浩南说起过涡轮附件的事情。 “你再查一下,这部分涡轮附件,是哪个供应商生产的。” 旁边随之响起了一阵鼠标滚轮转动的咔咔声。 “是……川崎重工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