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不可告人-《四合院:猎人开局,枪指贾张氏!》


    第(2/3)页

    从投资公司出来后,周胜有些担忧地说:“李总,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投资。现在修复四合院时间紧迫啊。”

    李总拍了拍周胜的肩膀:“别灰心,咱们再去几家试试。总会有愿意支持我们的。”

    与此同时,在四合院中,赵强带着他那些搞建筑修复的朋友正在仔细查看受损情况。

    赵强的朋友老陈皱着眉头,指着被烧毁的梁柱说:“赵强啊,这几根大梁得换,而且得用老料,不然这味儿不对。”

    赵强点头:“陈哥,我明白。咱这四合院可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修复就得按老规矩来。其他地方呢,您再仔细看看。”

    老陈又四处走了走,说:“墙面也得重新修整,这火烧过之后,有些地方都酥了。还有这屋顶,不少瓦片都得换。工程量可不小。”

    这时,一位年轻的修复师傅小李说道:“赵哥,我觉得修复的时候可以融入一些现代的防火技术,这样以后也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

    赵强思索片刻:“小李,你说的有道理。但咱们得注意,不能破坏了四合院原本的风貌。这事儿还得和周哥、李总商量商量。”

    这边正说着,周胜和李总回到了四合院。赵强赶忙迎上去:“周哥、李总,我们刚和几位师傅看了一圈,受损情况大致了解了。”

    周胜急切地问:“怎么样,赵强?修复难度大吗?”

    赵强看了看老陈,老陈接过话:“周先生,修复难度不小。特别是一些木质结构,得找合适的老料来替换。不过只要材料到位,我们有信心把四合院恢复如初。”

    李总说:“材料的事儿我们会想办法。对了,小李师傅提了个想法,说修复的时候融入一些现代防火技术,你们觉得可行吗?”

    老陈摸了摸下巴:“从防火角度来说,肯定可行。但得找专业的人设计一下,不能影响四合院整体的风格。”

    周胜点头:“行,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咱们一边找材料,一边联系专业人士设计防火方案。”

    过了几天,周胜和李总又跑了几家投资公司,可大多都因为风险问题,对投资四合院修复持谨慎态度。

    在回四合院的路上,周胜有些沮丧:“李总,这投资不好拉啊。再这么下去,修复工作没法及时开展。”

    李总安慰道:“别气馁,周胜。咱们再想想办法。对了,咱们可以联系一下媒体,把四合院的故事和修复计划报道出去,说不定能吸引一些热心人士的关注和支持。”

    周胜眼睛一亮:“李总,这主意好。咱们马上联系媒体。”

    很快,周胜联系了一家当地颇有名气的报社。记者小王来到四合院了解情况。

    小王一边拍照,一边听周胜讲述四合院的历史、遭遇的变故以及未来的修复计划。

    小王感慨地说:“周先生,这四合院的故事还真是曲折。如果报道出去,肯定能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不过,关于文物那块,目前能确定有吗?”

    周胜说:“虽然还不能百分百确定,但从笔记本的线索来看,可能性很大。而且警方和考古队都很重视。”

    小王点头:“行,我回去就整理稿件,争取尽快刊登出来。”

    两天后,报纸上刊登了关于四合院的报道,标题为《历经波折的四合院:文化传承与破坏的较量》。报道一经发出,立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不少市民打电话到报社,表示愿意为四合院的修复捐款。还有一些文化爱好者亲自来到四合院,表达想要帮忙的意愿。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找到周胜,激动地说:“小伙子,我看了报纸,这四合院的事儿让我很感动。我年轻时也研究过四合院文化,我这儿有些老物件,说不定对修复有用,你们拿去。”

    周胜感激不已:“老先生,太感谢您了。您这是帮了大忙啊。”

    老先生摆了摆手:“不用客气。这四合院是咱们传统文化的瑰宝,能出份力我也高兴。”

    随着社会关注度的提高,之前那家文化投资公司的王总(文化投资公司)主动联系了周胜。

    王总在电话里说:“周先生,你们四合院的报道我看到了,社会反响很不错啊。经过董事会讨论,我们愿意投资一部分资金用于四合院的修复。”

    周胜兴奋地说:“王总,太感谢您了。您的支持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王总笑着说:“别客气。这也是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嘛。希望咱们合作愉快,把四合院打造成一个文化地标。”

    有了投资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四合院的修复工作终于正式启动。施工队井然有序地忙碌起来,老陈带着几个经验丰富的木工师傅,四处寻觅合适的老料来替换受损的梁柱。他们穿梭于各个木材市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
    第(2/3)页